纳米含能材料设计是一个理论与实验并重的新领域,在材料设计中最重要的科学本质是什么?是氧燃组分的分布,还是含能物质的体积或者能量密度变化或是活性组分之间的界面?其影响规
含能材料的微纳米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果,但是从目前诸多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量的科研工作还只是基础性研究,许多基础理论和实践方面
在新型富氮化合物的开发中,德国慕尼黑大学合成出5氰基四哩盐、2甲基5硝铵四陛富氮盐和带有N10长链的1,1偶氮双(四pj)等带有四pj环结构的高能富氮化合物,氮长链上的原子数最多达到
1964年,芝加哥大学的Eaton教授首次合成出立方烷及立方烷体系;200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zhang及Eaton成功得到了七硝基立方烷和八硝基立方烷(oNc),实现了多硝基立方烷研究的重要突破。
俄罗斯科学院zeHnsky有机化学研究所20多年来一直研究映咱含能化合物。他们认为设计含C、H、N、0元素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映咱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结构单元。雷永鹏等计算了映咱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