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
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外卖与电商、快递等新兴领域均为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2021年1月1日起,将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塑料降解材料分类:
- 光降解塑料
- 热氧降解塑料
- 生物降解塑料
一般光降解、热氧降解塑料降解最终状态是尺寸由大变成微小塑料,从而成为危害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而生物降解材料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或厌氧消化条件或水性培养液中等处理系统下,能够被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完全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起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
二、 如何做生物降解?
材料生物降解方式

材料生物降解方式
目前国际上评价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堆肥法,堆肥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宏观反映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能。
受控堆肥法的测试对象:具有生物降解性的有机物,如生物降解塑料、化学改性的天然材料、包装纸品。
常用测试标准对比

常用测试标准对比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检测内容及标准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检测内容及标准
案例分享
将试样材料与堆肥接种物混合后放入堆肥化容器中,在一定的氧气,温度(58±2)℃,湿度(50-55)%RH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堆肥化,测定材料降解45天后CO₂的最终释放量(可延长至6个月),用实际的CO₂释放量与其理论最大放出量的比值来表示材料的生物降解率。


判定试验的有效性:
1)45d后参比样的生物分解百分率超过70%
2)试验结束时每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百分率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
3)在培养前10d内,空白容器中接种物产生50mgCO₂/g挥发性固体(平均值)~150mgCO₂/g挥发性固体(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