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会”曝光的脚味酸菜,再一次把食品安全这个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很多人在经历过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后,对国内的食品商家彻底感到失望。
于是,很多人都觉得海外的食品好像安全性更高一些,其中不少人最信任的国家就是日本。
日本企业的种种营销,让我们习惯把“自然、健康、品控严格”等词汇与其商品联系到一起。
但是日本企业就真的如此良心吗?
1.日本方便面里发现蟑螂
2014年,日本当地有消费者在网络上发出“日本人气杯面PEYOUNG酱炒面混入了蟑螂”,并配上了产品图片。
日本丸嘉食品作为生产厂家出面鞠躬并做出回应,无法判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方便面中会夹带蟑螂,只能做出下架处理。已购买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申请退款。
同年,另外一家企业,日清公司生产的冷冻意面,也被消费者发现面中掺杂疑似虫子残肢的东西,日本日清出面鞠躬后,被迫下架约75万份商品。
这时候,可能就会有跪得直溜的“日吹”说:“人家也不是故意的,生产中很难避免这种事。”
那么,咱们继续往下看。
2.过期的不二家
很多朋友(尤其是有孩子的)一定对日本的“不二家”这个品牌非常熟悉,他们生产的棒棒糖甜而不腻,包装精美,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
但在2007年,日本媒体曾报道“不二家”在日本埼玉县的一个工厂在7年内有超过18次使用过期的牛奶生产制作糕点。
这,即使鞠躬得再标准,应该也不会是不小心了吧。
3.森永“毒”奶粉
1955年,森永已经是日本最大的乳制品企业,占据了日本奶粉行业的半壁江山,
森永作为日本国民最信任的品牌之一,却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向牛奶中大量添加了工业磷酸钠。
这种劣质的化学添加剂,在经过一系列加工后会产生含砷化合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砒霜。
森永的“毒奶粉”造成了130名婴儿的死亡,累计受害人一万多人。要知道,曾经我国臭名昭著的“三鹿事件”造成了6名婴儿死亡,这就足以让人悲愤不已。
这事,不是森永派俩人出面鞠个躬就能解决的了,得使点良心企业家的套路了。
首先,要敷衍,面子工作还是要做的。
派人鞠躬,一家赔一万日元(合人民币600块),不严重的赔三千日元(合人民币180),一次性了断。
结果被受害家属猛怼了一顿。
然后,买断不成,就勾结官府,成立所谓的专家组织,模糊患者病情与后遗症风险,再提高提高赔钱金。
然后又被怼了一顿。
就这么扯皮扯了十多年,森永终于同意给受害者进行再次体检,但是人家森永要指定体检医院,否则费用不管。这是啥意思就不用多说了吧。
然后又被怼了。
一直到1973年,中间经历的种种不细表了,受害者终于在各方组织的帮助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这件事整整拖了18年。
反正,最后人家森永也没倒闭,现在还成了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企业。
对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还是森永家的女婿。
看到这里,可能有一些“日吹”又坐不住了:“哎呀,你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就抓着不放了。”
好吧,我承认,也许随着食品安全制度的健全完善和食品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革新,这类食品安全事故大概率不会再次重演。
但是商人就是商人,没有谁比谁更有良心这一说,日本的食品就一定更安全吗?恐怕只有利益熏心的人才会这么说。
下面都是今年的信息:
咱也可以不谈以上食品进口的检测信息,毕竟每年海关卡出去的食品非常多,也不光是日本食品。
咱说说日本国内吧。
日本中小学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也没少发生吧,那些鼓吹“日本学生的饭菜都是校长先吃”的人,你是校长吗?
日本一直在致力游说世界各国恢复福岛等核污染区域的食品进口,为什么我国坚决不同意?
日本国内的民间公益组织对食品辐射量的检测结果为何避而不谈?
有些事,不是没有发生,只是网上一直有些力量,对国内的事就大做文章,对美日的事就选择掩盖,让我们看不见。
哎,没事的,反正人家鞠个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