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澳门一定得有驻军,因为驻军体现了国家主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句豪言壮语却是出自一位商人之口。
在1999年4月,驻澳部队开始组建之前,中国的驻军计划又经历了怎样的阻挠呢?
这位富商能够如此关注国家大事,并且提出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富商。事实上,从马万祺的商业地位来讲,他代表的马家可以说是澳门的三大家族之一。
马万祺
从马万祺的社会贡献来说,他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那么,澳门回归前的历史情况如何?为什么一定要在澳门驻军呢?
还原当时历史情况,讲述澳门驻军的必要性。
澳门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随着葡萄牙人在1535年非法租占澳门领土开始,澳门的人民便被葡萄牙人百般骚扰。
葡萄牙人甚至在后期逐渐变本加厉,开始做出抢劫商人、贩卖奴隶、买卖人口等一系列恶性行为。明朝和清朝时期政府已经和葡萄牙多次交战,但是始终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1887年,清政府衰弱,葡萄牙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澳门便彻底沦为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这时澳门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一直都希望能够恢复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图源网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力日加强盛,中国对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也非常的重视。因此,在1987年4月,关于澳门的问题,根据中国和葡萄牙的商量和讨论结果,最终签订了一个联合声明。该声明明确指出了澳门回归中国的时间将是1999年12月20日。
虽是将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确定了下来,但是关于中国要在澳门驻军的问题,葡萄牙却一直持反对立场。
其实关于驻军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度关注的话题,并且国际上对这件事情非常敏感。因为当初讨论香港驻军的问题时,耿飚的一句无心之言,曾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外国媒体将“我们可能不一定驻军吧”这句带着明显不确定性的话,恶意曲解成“中国领导说在香港不必驻军”来进行报道。
耿飚
为此,小平同志特意召开了港澳代表会议,告诉记者,中国一定要在香港驻军,这是领土主权完整的体现。
而副委员长耿飚也在事后写了检讨,表示以后说话一定会十分的谨慎。
因此,中国的态度一直都很明确,就是必须要在香港和澳门驻军。因为如果不驻军,将没有办法维护我们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
而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之时,我们的解放军已经顺利入驻。
那么,葡萄牙又有什么立场来反对我们驻军呢?
葡萄牙反对驻军的理由也很奇怪,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在1975年底,撤离了驻澳的军队,因此他们也不希望中国再次驻军。
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邓小平
一方面,虽然当初葡萄牙驻澳军队撤走了,但是还另行成立了保安部队,这些葡萄牙的军人一直都没有撤离,实行的职责也和驻澳军队差不多,直到后期1999年底才全部撤离。
另一方面,中国是否在澳门驻军这件事本质上和葡萄牙没有干系,轮不到他们来指手画脚。
马万祺作为一个热爱国家的有志之士,立刻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1986年,马万祺联系了了中国中央政府,并且向中央反映了关于在澳门驻军的必要性。
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讲,在没有国家主权庇护的领土上,做生意非常的艰难。这几十年来,他在香港和澳门做生意,受尽了英国人和葡萄牙人的冷眼和欺凌。
因此,马万祺表示:一定要在澳门驻军。中央也立刻回复马万祺,让他放心,中国一定会坚定在澳门驻军的立场。
图源网络
其实,马万祺在澳门顺利回归的事情上,不仅仅是提出来一个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年,他不断地在澳门各处奔波,参加各种会议,积极促进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筹建。
所以,在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能够顺利驻军澳门,马万祺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万祺在抗战期间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1919年12月,马万祺在广东南海县出生。他的父亲靠着经商赚了不少钱,小时候他的家里条件很好。因此,马万祺能够在学堂安安稳稳地上学。
直到15岁那年,马万祺的父亲因病去世,马万祺不得不放弃求学之路,开始经商。
马万祺从记账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开始在商场上历练。1936年,由于父亲的良好口碑,众人对马万祺分外信任,让马万祺继承了父亲管理的产业。
可能是继承了父亲的经商天赋,马万祺在商场上生意做得很好。但是在1938年,日本人侵占了广州,硝烟战火导致生意无法继续,马万祺开始变卖家产,要将生意转移至香港。
图源网络
到了香港以后,马万祺继续经营起粮食产业,同时也发展着银行的生意,随着生意的逐渐红火,小日子过得不错。可是,这种安定也没有持续多久。
1941年,日本人来攻打香港,无奈之下,马万祺只能再次逃离香港,最后在澳门定居下来。马万祺到了澳门,开始经营一家葡法洋行,随后,他又和朋友合办了一家大丰银行。
马万祺开办洋行和银行等行为并不只是为了挣钱,他还想着通过这层关系,为抗日转运物资,例如大米等生活用品、棉布等医疗用品。
他用尽全力,为抗战提供金融上和物资上的帮助。甚至于将结婚度蜜月的钱也要省下来,来抚养抗战时期流浪的孤儿。
对于马万祺要动用度蜜月款项这一决定,他的妻子罗柏心也非常支持,她认为蜜月什么时候都可以度,但是此时国家正面临着危难,这些受苦受难的孩子都需要帮助。
图源网络
罗柏心的一生都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她虽一直是丈夫慈善事业的协助者,但是自己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妇女儿童的慈善事业,两人思想高度一致。
商人都是逐利的,为什么马万祺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
这些都要从他的早年个人经历来讲,一方面,他自小读圣贤书,学习很好,知道“苟利国家生死以”,为了国家,连生命都可以置之度外,这些绳头小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年做生意的波折,马万祺自然知道国家对于人民的重要性。
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在哪里做生意都会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且不管生意做到多大,瞬间便可能被损毁。俗话说:有国才有家。
马万祺对于这个观点深以为然,因此,他愿意将做生意赚到的钱用在为祖国的工业建设上。
马万祺
马万祺——共产党亲密的朋友
马万祺在抗战期间的慷慨相助,使得他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很好。同时,他也和叶剑英等许多领导人都是朋友关系。
当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中更加坚定了要为祖国的建设尽心尽力的想法。
1950年,马万祺在澳门主要进行工业投资方面的生意,他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发展中国的经济。一方面,在内地和澳门之间经营贸易活动,积极发展内地的经济。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经商天赋和情商,将澳门的生意和国际接轨,发展和外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从而提高中国货物在世界的地位。
同年,广州发生了粮荒,为了避免广州的人民忍饥挨饿,广州市长叶剑英经过马万祺的帮助,在澳门转运了很多粮食到达广州,成功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图源网络
抗美援朝时期,马万祺从澳门转运战略物资,从采购到运输环节,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另外,他还组织爱国的港澳人士,共同支持抗美援朝。
通过他的不断宣传,很多在港澳的爱国人士纷纷慷慨解囊。通过马万祺举行的回内地考察的活动,激发了港澳人士的爱国热情,他们也愿意将自己的事业逐渐地转移到内地,主动到内地投资,共同支持祖国的经济发展。
马万祺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送到了内地读书和工作,1965年,大儿子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
叶剑英经常照顾马万祺的两个儿子,还请他们到家里居住,而马万祺对这件事情非常感激,后来也经常拜访叶剑英,两人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共同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1978年,马万祺作为港澳同胞的代表,出席了小平同志主持的招待会。
在会议上,小平同志亲切的和马万祺交谈,两人谈论了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的建设,小平同志坦诚的指出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还不足,希望华侨和港澳同胞能够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看到小平同志如此平易近人的态度和真诚的语气,马万祺对他感到十分地钦佩,并且和小平同志结为了至交。
邓小平与马万祺
马万祺十分支持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1979年,在广州的一场商界交流会上,他积极地表示了对建立经济特区的支持。
另外,他还对外积极宣传改革开放,让外国人也能够了解我国的这项政策,这样可以吸引外国的投资。同时,他又拉着华侨回到祖国建设工业和实业。
随后,他、霍英东和何贤三人,花了很多钱,联合扩大建设了广珠的公路,又在珠江支流建设了四个公路大桥。
这些交通道路的改善,不仅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更促进了广州和澳门的经济交流和人们之间的友好往来。另外,马万祺还出资兴建宾馆、广州南海中学等等,为内地做了很多慈善事业。
1988年,马万祺开始担任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项职务,在这项工作中,马万祺凭借着不断的努力,积极的促进基本法的制定。而基本法的制定同样需要这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爱国热忱人士的参与。
何贤
马万祺也有一些个人爱好,比如作诗,著作有《马万祺诗词选》。马万祺的诗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内部团结的殷切希望,诗的意境高远,内涵丰富。
1994年,小平同志专门为他的诗集提上书名。
在澳门回归祖国前夕,70多岁的马万祺作为澳门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工作非常的忙碌,他坚定地支持“一国两制”等方针,并且筹备和召开多项会议,为澳门的顺利回归日夜奔波,1999年12月,在澳门回到祖国的那一刻,他更是激动的泪流满面。
2003年,“非典”爆发,为了抗击疫情,马万祺号召大家捐款捐物,筹集医疗物资,并且将这些医疗物资及时地运输到北京等地区,并且写诗写信鼓励大家,提高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增加众人打败疫情的勇气。
图源网络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期,马万祺已经89岁了,此时的他卧病在床,却仍然心系人民,他仍然拖着病体,带头捐款,并且号召各界人士积极进行灾难救援和灾区重建的工作,他的认为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同和赞扬,中华慈善总会决定授予他“中华慈善奖”。
2014年5月,马万祺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都积极地为国家的建设而做贡献,从最初的经营粮食,到后期的工业投资,以及从事慈善事业、教育事业和文学事业,时刻惦记着人民的辛苦,一生无愧于心。
2019年,为了缅怀马万祺的精神,学习马万祺的光荣事迹,中央专门举办了马万祺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
如今,澳门已经顺利回归23年,事实证明,马万祺等人当年的辛苦和汗水是值得的。当地的人民现在高度认可和支持驻澳部队,这些官兵多年来也不辱使命,多次勇于担当。
他们在重大社会灾害面前奋勇向前,救人民于水火,大家会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